反洗钱“早春行”|警惕洗钱陷阱 保护自身权益

    2024-03-15

(一)警惕洗钱陷阱

1.远离虚拟货币交易

虚拟货币具有交易快捷方便、匿名性等特点,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洗钱新手段。例如,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常被人为操纵,泡沫巨大,消费者权益难以受到保护。2021年9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通知,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。

2.远离网络赌博

近年来,网络赌博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。由于犯罪成本低、空间跨度大、隐蔽性强、赌资流动性大、资金交割方便快捷等特点,利用网络赌博进行洗钱越来越被犯罪分子所青睐。

3.远离地下钱庄

地下钱庄是对非法地下金融组织的俗称,为非法集资、金融诈骗、网络赌博、电信诈骗、涉黑犯罪、贪污腐败、恐怖融资等严重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结算通道。参与地下钱庄交易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处罚,涉嫌犯罪的将受到法律制裁。

4.警惕“跑分平台”和各种App暗藏洗钱陷阱

“跑分平台”将电信、网络、支付结算、社交软件融合,实现跨地域、跨领域洗钱。犯罪团伙开发“跑分平台”App给各地的“跑分平台”;“跑分平台”通过“水房”将赃款快速“拆箱”洗钱;“水房”向“卡农”“码农”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和银行卡、收付款二维码等作为洗钱工具;“卡农”“码农”为贪图小利,沦为洗钱犯罪帮凶。

5.警惕网络电信诈骗

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,借助手机、固定电话等通信工具和网银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迅速蔓延,给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的损失,网络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危害巨大的新型犯罪。

6.警惕网络直播陷阱

在网络直播平台上,观众通过支付宝、微信、银联、网银和充值卡进行充值,购买直播平台的各种兑换礼物对主播进行打赏。由于网络直播平台对资金来源背景和真实去向难以监测,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洗钱新通道。

(二)保护自身权益

1.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

选择合法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,妥善保管好身份证件、账户、银行卡、密码、U盾和交易信息。

2.主动配合金融机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

(1)开办业务时,请带好身份证件。

(2)进行大额现金存取时,请出示身份证件。

(3)替他人办理业务时,请出示办理人本人和代办人的身份证件。

(4)身份证件到期更换后,请及时通知金融机构更新信息。

3.做到“十个不要”

(1)不要出租自己的身份证件。

(2)不要随意暴露个人身份信息。

(3)不要出租、出借自己的账户和银行卡。

(4)不要出租、出借自己的微信、支付宝账户和收付款二维码。

(5)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和转账。

(6)不要利用信用卡套现。

(7)不要规避监管故意拆分和进行“伪现金”交易。

(8)不要贪图便宜收取不义之财。

(9)不要参与非法集资。

(10)不要参与非法传销。